分享內容

-
 
分享及資源
 
-
 

蓋鳴暉

「八和粵劇學院」第二屆(1982至1984年)畢業學員

"成功非僥倖, 途中披荊斬棘,
要做有深度、內在美的演員。就算做了一百次《帝女花》,
我也當新戲做, 演出前必定要做功課和重溫。"

簡介:

本名李麗芬,香港著名粵劇女演員,師承林家聲,也是鳴芝聲劇團的文武生。 她曾為多個慈善機構如公益金、保良局及東華三院等籌款活動義演,並經常於港九新界多個表演場地作公開演出。

分享:

回顧在「八和粵劇學院」的學藝經歷和演藝歷程,蓋鳴暉這樣子形容學院對她的意義:「是踏出(粵劇)的第一步,接著便是長跑,勇往直前,不停學習!」從小學開始,已經喜歡粵劇,中三那年在報紙上得知「八和粵劇學院」有粵劇課程,儘管當時第二屆的課程已開始,也登門報名。面試的主考是音樂大師王粵生,蓋鳴暉還記得當時王粵生考量她應學習哪個行當,初生之犢的她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是來學做戲的。」交了學費,蓋鳴暉便成為「八和粵劇學院」第二屆的插班生。

起初就讀下午班,讀了個多月,蓋鳴暉發覺兼顧不了學業,便改上每週一課的星期日班。完成中五課程的那個暑假,便全情投入學院的訓練,當時學院正準備結業演出。導師陳敏本來安排學員演出《龍鳳爭掛帥》和《蓋世雙雄》的折子戲,雖然未有被派任何角色,蓋鳴暉依舊準時上課,勤加練習。離演出前一個月,突然有同學停學,《蓋世雙雄》演不了,導師唯有改戲。這個「機緣」讓蓋鳴暉有份在結業演出中當主角,與鄧美玲合演《打金枝》。結業演出那晚,共有7 場折子戲,經抽籤後,《打金枝》被安排第二隊演出。湊巧副主席李香琴當晚有電視演出,只能看頭三場折子戲,一連串的「天意」,讓琴姐有機會觀看蓋鳴暉首度當主角的折子戲。蓋鳴暉的扮相俊美,琴姐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興奮的向眾人說:「這個學員好似仔哥(吳仟峰)!」隨後八和參與公益金舉行的百萬行,一群學員也隨大隊同行,琴姐還特意向吳仟峰介紹蓋鳴暉,更笑說仔哥多了個妹妹,叔父們亦因此認識和記住這個年輕學員。

結業演出後,蓋鳴暉參加了學院的進修班,導師包括:李艷霜、王粵生、麥惠文、任大勳、郭鴻斌等。蓋鳴暉有良好記性,到今天還記得導師們上課的情況:「李艷霜做過好多『位』,生、旦均行,他的講解及示範非常仔細,但學員大多年紀輕,未能吸收他的教導。王粵生老師非常嚴格,會直斥走音和唔啱板的同學,但見到用心和勤力學習的同學,會主動提點,如:教導如何運聲、糾正懶音、讀口白時的句讀等。」提起王粵生的教導,蓋鳴暉說:「老師性子剛烈,但底子裡還是非常疼愛學生。記得八和接了巿政局的街戲,每逢神功戲的日子,便交由學院的學員演出,但由於神功戲是旺期,連頭架師傅也找不到。我們唯有向王粵生老師求助,老師已多年沒有做班,但為了我們的演出, 也只好出山相助,當時我演出《百花亭贈劍》。」今天,蓋鳴暉努力做好每一次的演出,背後有一個清晰的信念,就是「唔好失禮師傅」。

學院辦了數屆課程後停辦,蓋鳴暉堅持自行租場練功及找老師學藝,並與粵劇學院同學組成「鳳朝陽劇團」,參與區域巿政局粵劇新秀演出。這段期間更得到兩位音樂師傅 —— 吳聿光、姜志良的扶持,免費為其操曲。因為喜歡做戲,便腳踏實地、努力去幹,好好把握每次的演出機會,不論是結業演出或者是街戲,也是全力以赴。蓋鳴暉回顧那段日子:「努力裝備自己,幸運和機會不是必然,有了最好的預備,碰上了機遇便要好好掌握。」1987 年,幸運敲上門來,4 月的演出做就了兩個影響蓋鳴暉日後發展的重要機遇。當時,蓋鳴暉伙拍鄧美玲演出《牡丹亭》和《龍鳳爭掛帥》。第一個機遇是劉金耀太太到場觀看新秀的演出,因此認識了蓋鳴暉。劉太太除了為她引薦了不少音樂名家,如:劉兆榮、宋錦榮、朱慶祥等,蓋鳴暉亦因著劉太太而認識劉金耀先生,成為日後組成「鳴芝聲」劇團的伏線。第二個機遇是蓋鳴暉主動爭取得來的,既然演出林家聲的名劇《龍鳳爭掛帥》,便提起膽子邀請聲哥來看演出。想不到聲哥真的大駕到臨,更在中場休息時入後台探班,親自替蓋鳴暉戴好盔頭,還教導她「出場演出前,要先定一定神。」演出後,蓋鳴暉更帶同演出錄影帶探望聲哥,請他指導。同年8 月,聲哥邀請蓋鳴暉擔演趙雲一角,與她相約練功一個月,更借出私伙白色大靠讓她在台上使用。1993 年,林家聲正式收蓋鳴暉為誼女,蓋鳴暉得到聲哥的執手相傳,大大豐富了她的演藝生命。

「鳴芝聲」於1990 年組成,演出從未間斷,已成為香港最長壽的戲班。蓋鳴暉表示:「在香港能夠有一個具架構及安穩組織的劇團實不容易,粵劇是群體性的演出,合作伙伴好重要。現時我非常享受每一次的演出,希望做到最好, 回饋觀眾。」由學院的學生,到今天「鳴芝聲」的台柱,蓋鳴暉說:「成功非僥倖,途中披荊斬棘,要做有深度、內在美的演員。就算做了一百次《帝女花》,我也當新戲做,演出前必定要做功課和重温。」藝海無涯,唯勤是岸,「八和粵劇學院」的師弟妹,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