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歷史及發展里程碑

-
 
關於學院
 
-
 

1953年
香港八和會館成立

1979年
八和議決成立「粵劇訓練學校」籌備委員會

1980–1995年
萬丈雄心

創辦正規粵劇演員培訓課程,在傳統的「師徒傳藝」外,另闢新徑,讓有志學藝的人才,接受系統式的訓練

 

1980-1989年
院址:亞皆老街八和會館舊會址

粵劇學院成立背景

1980年1月13日
「香港八和會館粵劇學校」舉行開學禮

1980年1月15日
第一屆粵劇訓練班課程開課

1981年2月15日
第二屆粵劇訓練班課程開課

1982年1月15日
第一屆八和粵劇學院學員修畢課程,日、月、星三班學員於大專會堂演出《烽火恩仇》

1983年
學院改組,行政及財政交回會館主理, 課程增加德育一課
5月17日
第二屆「八和粵劇學院」學員修畢課程,於香港大會堂演出折子戲

學員匯演演出

 

1985年
學院重組架構,八和關海山主席任院長,由駱少駒任行政主任,任大勳任教務主任。第三屆粵劇訓練班課程開課

1986年4月
學院學生演出巿政局節目

1987年1月
八和第廿三屆理事會議決,暫停「八和會館粵劇學院」,進行內部裝修。

1988年11月
八和第廿四屆理事會議決成立粵劇學院籌備委員會,討論學院重開問題,並探討學院經濟獨立的可行性。

1989年1月
八和粵劇學院暫交許君漢試辦六個月,3 月下旬招生。4 月第四屆開課,逢一、三、五晚間上課,分基本功及唱科,於 1991 年結業

1992年4月
八和購置荔枝角道 310 號 1 樓為學院新院址,命名「芳艷芬堂」,6 月 27 日開幕。9 月汪明荃接任八和第廿四屆主席,接手重組八和學院的工作

1993年2月
理事會決議學院暫不收學員,「芳艷芬堂」暫用作講戲及排練用途,待有具體計劃才再啟動

1995年10月
汪明荃主席提出重辦八和學院的具體方案,由八和會館、巿政局及中文大學校外課程合辦「粵劇培訓(初級、高級)證書課程」,同時建議將八和學院獨立申請為一非牟利機構,並嘗試向政府申請資助。

1996–2007年
壯志凌雲

首度與學術機構合辦粵劇課程,讓粵劇演員培訓課程有更規範的設計、評估以及社會認可的資歷

 

1996年9月
「八和粵劇學院」註冊為非牟利機構及成為慈善團體

1996–1998年
與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聯合主辦「粵劇培訓(初級、高級)證書課程」

進一步擴大課程

1997年
八和購置通菜街富亨閣為院址,1998 年正式開幕

1998–2004年
與香港演藝學院,聯合主辦「粵劇培訓證書課程(初級、中級、進修)」

「芳艷芬堂」正式開幕

 

2004年
學院自行舉辦「粵劇培訓證書課程」、「鑼鼓課程」、「器樂伴奏課程」等, 由梁漢威出任藝術總監

2005年
增設「器樂伴奏課程」,由麥惠文任教

2006年
增設編劇班,並為社區人士開設一系列短期課程

2008年
銳意傳承

為使粵劇藝術各專業部門得到有系統的傳承,開設各專門項目的訓練班,令粵劇藝術得以薪火相傳

 

2008年
至今汪明荃主席帶領學院進行革新,課程的主要種類如下:
新苗培訓:
「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班」、「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班畢業學員支援計劃」等

專業演員培訓:
「粵劇鑼鼓課程」、「粵劇音樂唱腔課程」等

粵劇從業員(演員以外的崗位)的專業培訓:
「粵劇編劇班」、「粵劇戲服及道具助理(衣箱)證書課程」、「粵劇化妝及髮型助理基礎證書」、「器樂伴奏班」等

普及粵劇教育:
「小學粵劇課程」、「初中粵劇課程」、「大學粵劇課程」等

學院革新詳細資料

今天現在

現時,「八和粵劇學院」透過培育人才,促進粵劇藝術的持續發展。與此同時,學院亦希望培育的學員可以德藝雙修,藝術上能夠有穩健的演出基礎(唱、打、唸、做),並了解及承傳傳統粵劇的表演程式及特質。戲德方面,希望培養的演員能夠尊師重道、努力奮進、重諾守信、互助互愛。粵劇演員須從小受訓練,要在青少年播下種子, 才有足夠的人數參與粵劇的專業訓練,繼而在專業訓練中鎖定有發展潛質的演員,並加以重點培訓。新苗方面,學院集中培訓青少年演員(平均 13 - 18 歲),同時亦為在職演員及從業員(演員以外的崗位)提供專項式培訓。

學院歷史

早在香港八和會館成立之初(1953 年),舉辦粵劇學校一向是八和的發展目標之一。香港自1971年推行6年免費教育(小學)、1978 年全面實施9 年免費教育小學及初中);小孩子在強制教育的政策下,自然以上學為先,傳統的粵劇師徒制於70 年代逐漸消失。粵劇這門藝術需要由小訓練,而香港一直缺乏系統性的粵劇教育,對粵劇有興趣的年輕人,只可自行參與民間的粵劇訓練或相關的興趣班。1979 年9 月,在第十九屆黃炎主席的帶領下,八和議決成立「粵劇訓練學校」籌備委員會,成員包括:黃炎、梁漢威、劉月峰、麥惠文、黃祥、陳昌、羅家英、阮兆輝、任大勳、尤聲普、李奇峰,並以「香港八和會館粵劇學校」註冊。

「香港八和會館粵劇學院」成立以後,校董會由黃炎、梁漢威、劉月峰、麥惠文、石燕子、陳醒棠、關亨七人組成。由黃炎任院長,梁漢威任副院長兼教務主任;教務組由任大勳和麥惠文負責。首屆投考人數七百多人,只招收了163 人,1980 年1 月13 日舉行開學禮,1 月15 日正式開課。學院設址於八和會館位於亞皆老街96 號10 樓的舊會址,該址配備大鏡、練功架、影音等各式設備。首屆學員分智、仁、勇、日、月、星六班,智、仁、勇班:逢星期一、三、五上課;日、月、星班:逢星期二、四、六上課,另設下午及夜晚上課時段,以配合不同的學員需要。課程兩年一屆,分為三個主要部份:基本功、唱科及演科。另設紅伶進修班,為在職演員提供進修課程,參與人數約30 人。1981 年1 月,招收第二屆學員,2 月15 日開課。早期導師包括:任大勳、麥惠文、楊劍華、陳敏、曾玉女、郭錦華、袁仕襄、王粵生、劉兆榮和陳厚等。

每屆學員均有機會在匯演中演出,第一、二屆的滙演均在旺角社區中心陳慶會堂舉行,招待學員家長及八和會員觀看。此外,八和會館安排學員參與巿政局資助的演出,豐富學員的舞台經驗。1982 年,第一屆學員畢業,日、月、星三班學員於大專會堂演出。1983 年,學院改組,行政及財政交回會館主理, 課程增加德育一課。1985 年,學院重組架構,八和關海山主席任院長,由駱少駒任行政主任,任大勳任教務主任。學院於1980 - 1985 年間,共辦三屆, 經費主要來自學員學費、捐款及母會的支持,對培訓粵劇新一代從業員有顯著作用。不少學員至今仍活躍於粵劇舞台,部份更已獨當一面,包括:第一屆的廖國森、衞駿輝,第二屆的鄧美玲、蓋鳴暉等;也有部份學員轉投其他崗位, 如:林群翎(劇團經理)、陳小佩(頭架,即粵劇伴奏領導)、蘇志昌(提場,即舞台監督)等。
1987 年1 月八和第廿三屆理事會議決,暫停「八和會館粵劇學院」,進行內部裝修。1988 年11 月八和第廿四屆理事會議決成立粵劇學院籌備委員會,討論學院重開問題,並探討學院經濟獨立的可行性。1989 年1 月,「八和粵劇學院暫交許君漢試辦六個月,3 月下旬招生。第四屆於4 月開課,逢一、三、五晚間上課,分基本功及唱科,於1991 年結業。1992 年4 月,八和購置荔枝角道單位辦粵劇學院,命名「芳艷芬堂」,6 月27 日開幕。1992 年9 月汪明荃接任八和第廿四屆主席,接手重組八和學院的工作。1993 年2月,理事會決議學院暫不收學員,「芳艷芬堂」暫用作講戲及排練用途,待有具體計劃才再啟動。

1995 年10 月汪明荃主席提出重辦八和學院的具體方案,由八和會館、巿政局及中文大學校外課程合辦「粵劇培訓(初級、高級)證書課程」,同時建議將八和學院獨立申請為一非牟利機構,並嘗試向政府申請資助。1996 年9月, 八和粵劇學院」正式註冊,並成為慈善團體。

1996 年5 月,八和理事會決議由梁漢威負責及擔任「八和粵劇學院」的院長, 由理事會監管運作。在巿政局和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下,9 月與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聯合主辦的「粵劇培訓(初級、高級)證書課程」開始招生, 培訓課程為期兩年(1996 年10 月至1998 年9 月),分初級、高級兩種證書課程,每個課程修業期為一年,修讀初級課程者,如成績及水準達標可升讀高班。由梁漢威任課程總監,陳守仁博士為課程主任,梁沛錦教授為課程顧問; 唱科導師是麥惠文和劉永全,演科導師為許堅信、鄭文瑛,基本功導師是王家玲、周莉莉。每週上課3 晚,課程主要分唱科、基本功、演科三個主科,另有粵劇史、粵劇音樂理論、粵劇化妝等,配套活動包括:粵劇演出、講座、展覽等。由於「芳艷芬堂」的內部情況不理想,課程須在政府提供的場地(高山劇場排練室、牛池灣文娛中心等)上課。1997 年,汪明荃主席帶領八和演出籌募資金,購置物業作為「八和粵劇學院」的院址,命名「芳艷芬堂」,長遠解決院址的問題,讓學院得以專心發展。這時期的畢業生包括:文軒、靈音、唐宛瑩、陳澤蕾等,第一次的實習演出於高山劇院進行,參與演出學生共108 人。

1998 年,位於通菜街的「芳艷芬堂」正式開幕,而基於教學上的合作考慮, 八和粵劇學院」與香港演藝學院聯合主辦「粵劇培訓證書課程」(初、中、進修),每週上課3 晚,由梁漢威為課程總監,陳守仁博士出任課程顧問。這時期的畢業生包括:黃鈺華、喬靖藍、柳御風等。學院與香港演藝學院合辦該課程至2003 / 04 年止,每年均主辦一至兩次的證書課程匯報演出。

至2004 年,「八和粵劇學院」自行舉辦「粵劇培訓證書課程」及「鑼鼓課程」, 由梁漢威出任藝術總監;2005 年,增設「器樂伴奏課程」,由麥惠文任教;
2006 年,增設編劇班,並為社區人士開設一系列短期課程。

2007 年,為配合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需要(當時香港演藝學院已提供演藝文憑及深造文憑(粵劇)全日制課程),在第三十三屆八和主席汪明荃博士的倡議下,於 2008 - 09 學年為學院重新定位、制定策略,務求在粵劇教育上有新的發展和突破,並由呂洪廣先生擔任課程主任。除了保留極受歡迎的「器樂伴奏班」及「鑼鼓班」,決議重新設計編劇課程,及籌組開辦以青少年及在職演員為對象的培訓課程。2008 年,推出由著名編劇家葉紹德先生統籌及親自教授的「粵劇編劇班」。同時,學院更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合作,整理及系統化編劇班的內容。葉紹德先生的遺願是「梨園興旺,編劇班學生能夠學有所成。」編劇班一共辦了兩屆,培訓了不少人才,如:梁智仁、麥順玲、謝曉瑩等,而學員的作品亦陸續得到上演的機會。

另一方面,針對提升現職藝人的技藝,開辦了「技能提升計劃」,推出一連串的實務課程,如:粵劇舞台龍套技巧、粵劇唱腔唸白進修、毯子功(翻騰跌撲功夫)實務、粵劇舞台北派靶子進修、粵劇舞台南派傳統表演等。此外,以有潛質的青少年為目標對象,確立了四年制的「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班」,由八和專業導師及資深演員任教,以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訓練方式,培訓新一代的粵劇藝術接班人。

2011 年,香港藝術發局對學院的資助由「一年資助」改為「兩年資助」;自2013 年,「兩年資助」轉為「三年資助」。現時,「八和粵劇學院」透過培育人才,促進粵劇藝術的持續發展。與此同時,學院亦希望培育的學員可以德藝雙修,藝術上能夠有穩健的演出基礎(唱、打、唸、做),並了解及承傳傳統粵劇的表演程式及特質。戲德方面,希望培養的演員能夠尊師重道、努力奮進、重諾守信、互助互愛。粵劇演員須從小受訓練,要在青少年播下種子, 才有足夠的人數參與粵劇的專業訓練,繼而在專業訓練中鎖定有發展潛質的演員,並加以重點培訓。新苗方面,學院集中培訓青少年演員(平均13 - 18 歲),同時亦為在職演員及從業員(演員以外的崗位)提供專項式培訓。
現時,學院課程的主要種類如下:
-新苗培訓:「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班」、「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班畢業學員支援計劃」等
-專業演員培訓:「粵劇鑼鼓課程」、「粵劇音樂唱腔課程」等
-粵劇從業員(演員以外的崗位)的專業培訓:「粵劇編劇班」、「粵劇戲服及道具助理(衣箱)證書課程」、「粵劇化妝及髮型助理基礎證書」、「器樂伴奏班」、「舞台燈光•粵劇應用課程」等
-普及粵劇教育:「小學粵劇課程」、「初中粵劇課程」、「大學粵劇課程」等

「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班」現時的主要導師,包括:課程主任呂洪廣;唱科導師譚兆威、張意堅;基本功導師韓燕明、蔡之崴、鄭福康、寧哲輝;靶子功導師周鎮邦、梁非同,以及由眾多資深粵劇名伶擔任客席導師。自2009 年招收第一屆學員,「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班」至今已有六屆畢業學員, 61位畢業生中已有33位以職業或半職業的形式投身粵劇界。學院亦於2013 年、2014 年、2016 年、2017 年及2018 年帶領「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班」的學員及畢業生到廣州、澳門、北京等地進行交流學習及演出,開闊學員的視野。